【路易十八】冬瓜手作飲品
在這3步一小間,5步一大間的飲料市場裡,有著這麼一家專門以"冬瓜茶"為飲品基底的飲料店
與目前手搖飲料市場有著很明顯的差異化,並以 【無咖啡因 自然可以天天喝】做為產品定位
對於喝茶晚上會睡不著的人真是一大福音
廢話不多說 !!! 現在就跟著 「路 杯 杯」來一探究竟
看看這間路易十八到底是如何用獨家口味征服那麼多人的味蕾吧
跳~跳~跳~讓我們把鏡頭回到 ↓ ↓ ↓ ↓ ↓
路易十八的大埔總店位於彰化市的小吃聚集地 大埔路上
( 各分店資訊) http://j319691.pixnet.net/blog/post/299793697
攤車下方有著超大張的飲料照片看起來好美味阿,莫非就是傳說中的人氣冠軍「雲朵小芋圓」
店裡擺著一台時尚簡約的造型攤車,整體給人的感覺很有質感,想必在設計上下了一番苦心
價目表 : 全部的飲料都是使用冬瓜茶調配而成的,沒有另外添加果糖
有辦法把那麼傳統的冬瓜茶變化成那麼多種的飲品,真的是佩服~佩服 ! ! ! !
門口放著兩塊顯眼的招牌,看起來就超吸睛的阿
門口放著兩塊顯眼的招牌,看起來就超吸睛的阿
「 百香羅勒籽 」
新鮮的百香果搭配上羅勒籽,酸酸甜甜的,
請允許我,說句老套一點的形容詞
我好像找到了 初~戀~的~感~覺~
不同角度拍攝
「雷夢冬瓜」
天啊 ! ! ! 老闆真的瘋了,根本下重本阿,這麼大的一顆檸檬
就這樣活生生的把他給塞進了杯子裡,這個價格根本超值啊 ! ! !
在這種連呼吸都有可能不小心身體會融化的天氣裡,看到這種景象
及喝下去後的那種清涼暢快,豈是用簡單幾個字可以形容的
入喉3秒後~撲鼻而來的是檸檬香氣綻放在口中的那種芬芳
真的是一不小心,整杯就咕嚕見底了~真心推薦給愛喝酸的朋友
「雷夢冬瓜」真的是一杯你不能錯過的經典飲品
不同角度拍攝
拍攝過程中,外送電話以及現場客人幾乎沒有停過,生意真是挺不錯的呢
( 認真工作的老闆 )
美麗的老闆娘也是一路忙個不停阿
路易十八從店外→店內→杯身→杯膜以及許多設計上
都有著一個大大的路字,要是那天你看到你身邊的朋友,喝著路易十八的飲料
請大聲地對他說聲~您~真~內~行~
根本沒有在客氣的阿,客人都是一袋一袋的在買,看來網路所言不假
路易十八真的是一間讓人喝過會一再上門,回流率超高的飲料店阿
店內的人氣NO1 ,人氣NO2
老闆說因店內有兩個小孩要照顧,人不一定會在櫃台前
如要點餐櫃台沒人在的話就叮咚一下吧,馬上會有人為你們服務的
加盟已開放,詳細加盟資訊請參考下列網址
http://j319691.pixnet.net/blog/post/282027061
「冬瓜茶」
看這猶如水晶般的琥珀色,晶瑩剔透到讓人口水直流,這就是路易十八所有飲品
的調配基底「招牌冬瓜茶」,一直以來都誤認為冬瓜茶就應該是外面那種濃縮的味道
直到喝到了路易十八的飲料後才發現,原來好喝的冬瓜茶那麼好入喉,不死甜也不膩口
大大的讓我對於冬瓜茶這種飲品改觀了呢,老闆說好喝的冬瓜茶需煮完冷卻加冰鎮
至少24個小時才有辦法呈現在消費者面前,那麼厚工!!!!難怪人氣強強滾啦~
「雲朵小芋圓」
噹~~噹~~噹~~好酒沉甕底,終於輪到路易十八的人氣招牌「雲朵小芋圓」登場了
老闆說取名雲朵的原因是因為,使用獨家配方調配的奶茶喝起來清爽不油膩
就像天空的雲朵般,輕飄飄的沒有什麼負擔所以取名為雲朵。
哎呀~我已經迫不及待了~還是趕快來嚐嚐這杯擄獲無數網友味蕾的人氣飲品吧~~
我的媽呀!!!!~你能想像濃郁奶香在你口腔釋放的那種幸福感嗎???
入喉後那種特別的奶香味,只能用「濃」「超濃」「超級濃」來形容
搭配小芋圓自然釋放出的淡淡芋頭香,簡直太好喝了~太幸福了吧~
第一次讓我發自內心的感到驚艷!!!!!
難怪那麼多網友以及部落客都大力推薦,果然是實力NO1
各位奶茶控~還等什麼呢??? 晚來你就買不到啦~~~~~~~~~~~~~~
不同角度拍攝
這一大鍋剛出爐的小芋圓看起來好美味阿
結語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近年來飲料店如雨後春筍般開的滿街都是,但是性質都相同
大部分還是都已茶類為主流,路易十八全品項皆以冬瓜茶為基底
以無咖啡因 自然可以天天喝做為產品定位
滿足了無法喝咖啡因的市場族群,且明顯的與其他飲料店做出了區隔
不論在口味調配上,創意上,都感覺得出來相當用心的在經營
雖然價位偏高,但是實際喝過以後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「 真 材 實 料 」
另本草綱目有紀載冬瓜有美白,消水腫,止熱...等等多種功效
老人 小孩 喝了不怕晚上睡不著,孕婦又可消水腫,真是好處多多
如果要我評分,我會給予滿分5顆星
歡迎你也實際來體驗看看,也許你會有不同的感受喔~
------------各分店資訊請連結以下網址------------
http://j319691.pixnet.net/blog/post/299793697